劳动育人 收获成长 ——建宁小学三3中队校外辅导员进课堂
劳动教育是立德树人的重要途径,是学校“五育”工作的重要内容。如何促进学生夯实劳动之根基、养成劳动之习惯、培育劳动之素养、获得劳动之情趣?三3中队的校外辅导员王阿姨走进课堂,带领同学们开展了一堂别开生面的劳动实践课。
种植第一课:理论学习夯基础
王阿姨走进课堂,给大家介绍了种植的流程。首先是翻土,不仅要先去除泥土中的石块、杂质,还要把结块的泥团打散,这有助于后期的种子长根。其次是播种,播种的方法有条播、点播、撒播等。然后是施肥与浇水,有了充足的水分和养分,种子才能快快发芽。而种子发芽还需要适当的温度,因此在这样的初冬播种,覆膜保温必不可少。在王阿姨的细致讲解下,大家对即将开展的活动充满了期待。你瞧,他们听的多认真啊!
种植第二课:动手操作真实践
王阿姨带领同学们来到种植园,一边锄地,一边讲解示范。她弯腰蹲下、撸起袖子,拿出准备好的种子介绍起来:“这是青菜种子,这是萝卜种子,这是生菜种子......”第一次看到各种蔬菜的种子、秧苗,孩子们兴奋不已!
随后在王阿姨的指导下,同学们尽情挥洒汗水,学得有模有样,干得热火朝天。大家逐渐掌握了各种技巧,不一会儿,青菜、萝卜、生菜就都种好了。
种植第三课:培育过程细管理
“要想菜苗茁壮成长,后续的管理工作也很重要。”王阿姨举了一个最简单的例子:“蔬菜渴了要喝水,给蔬菜浇水看似是件特别简单的事情,但是其中还包含着不少知识呢!”该如何给蔬菜浇水呢?同学们在王阿姨的讲解下,明白了三个原则:1.因植物而异;2.因季节而异;3.因天气阴晴而异,晴天多浇水,阴天少浇水。
讲解完毕,孩子们拎着水壶,开心地给蔬菜浇水,他们还带了耙子、铲子等工具,做好了培育蔬菜充足的准备。
种植第四课:生长记录共成长
为了更好地掌握蔬菜的生长情况,王阿姨最后给同学们留下了记录作业。同学们要在菜种发芽生长的过程中,认真观察,仔细记录,撰写种植日记,绘制植物观察小报,同时在劳动过程中学知识,强本领,和小种子们共同成长。
劳动砺心智,体验促成长。本次校外辅导员进课堂活动,从劳动过程中培养学生坚持、团结、细致、不怕吃苦和对美的新定义。同时为学生搭建多元的劳动实践成长舞台。相信同学们今后一定能以劳动为荣,以奋发为美,共同成长,共赴美好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