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教育家精神,善小园丁这样说

发布时间:2024/3/4 11:43:23 访问量:1408次作者:许宁风


32日上午,建宁小学组织全体教师收看了全国优秀教师代表“教育家精神“2024年巡回宣讲江苏报告会。聆听了3位全国教书育人楷模、3位全国最美教师的宣讲,大家十分感动,也备受鼓舞,他们这样说:                        蒋薇鼓楼区教育系统优秀共产党员、鼓楼区优秀青年教师

3月2日,我在线上收看了教育家精神巡回宣讲。作为一名党员教师,我深刻明白在求学阶段,一个人能遇到好老师是人生幸事,教师潜移默化的教育影响关系着学生的一生。联想到热门电影《第二十条》中一句令人振聋发聩的台词——“我们办的不是案子,而是别人的人生。”我想在教师这一行业,亦是同理。每一个孩子都是独特的生命个体,需要给予成长的多种空间,而不应困之于某一门成绩、某一项技能、某一类人的评价等狭隘的限定里。学生热爱学习,教师就教以更多知识;学生乐于劳动,教师就授以更多技能;学生能歌善舞,教师就创设展示的平台......树有树的长法,花有花的花期。面对不同学生的不同发展需求,我们教师既要潜心教育教学,切实提高自己教书育人的能力,也要勤修仁爱之心,真情关爱尊重学生,倾听理解每一个家庭的声音。正如全国最美教师肖向荣教授所说,“为党育人,为国育才。这是我们的历史使命,更是我们的时代担当!”我们党员教师更应以教育家精神为引领,发挥模范带头作用,主动把教育家精神内化为教书育人的能力、教学方式方法,践行启智润心、因材施教的教育智慧,为培育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做出自己的贡献。          

王仙娟鼓楼区师德标兵、鼓楼区优秀青年教师

宣讲团六位成员在教学领域成绩斐然,他们展现的高尚师德和卓越教育情怀,更是赢得了广大师生及家长的由衷敬意。作为一线教师的楷模,他们以实际行动诠释教育的真谛,用爱心和执着谱写教育的篇章。

令我印象尤为深刻的是,江苏省南京市浦口区行知教育集团总校长杨瑞清。杨校长四十年如一日,致力于乡村教育事业,以实际行动关爱并欣赏每一个孩子。感人至深的是,当朱仁洲的父亲因孩子成绩不理想,坚决要求其留级时,杨瑞清校长立即展开家访,通过墙壁上的画作,发现了朱仁洲的美术天赋。他直言“画画有灵气,成绩没问题”,在杨校长的坚持和保证下,使朱仁洲得以顺利升学,并最终成为南京工业大学艺术学院的副教授。

杨瑞清校长既赞美盛开的鲜红,也善待迟开的花苞。作为一线教师,我们肩负着培养下一代的重任,应学习杨校长的欣赏之道。每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我们应该用欣赏的眼光看待他们,发现他们的闪光点,给予充分的肯定和鼓励。尤其要善待暂时落后的学生,给予他们更多关爱和支持,帮助他们找到兴趣和优势,激发潜能,让他们也能在适合自己的道路上绽放光彩。

总之,作为一线教师,我们要以这些教育家为榜样,深入学习他们的先进事迹和精神品质。不断提升自己的师德修养,关爱每一个学生,助力每一个孩子,争做“心中有爱、眼中有光”的新时代大先生。

董玮鼓楼区学科带头人、鼓楼区优秀青年教师

让我印象最深的是李粉霞老师的宣讲。李粉霞老师不断创新教育模式,帮助职校孩子以技立身,点燃他们的梦想。作为校骨干教师,在平日的语文教学中,时刻要求自己有改变、有创新,做到“心中有学生”。改变传统“填鸭式”教学方式,营造民主自由的课堂氛围,有效提问,引导学生主动探究,质疑问难,增强学生问题意识,注重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尝试课堂中的“六可以”,即错了可以重答,不完整的可以补充,没想好的可以再想,不同意见的可以争论,不明白的问题可以发问,对老师的教法可以提意见。这样,学生才能够真正享有自主、自由的权力。给予空间,才能看见孩子点滴的成长;给予空间,孩子们就会给我们大大的惊喜。教育是一项崇高而伟大的事业,要求我们不断追求进步,不断创新实践,在以后的教育教学过程中,我会更加努力,向各位优秀教师看齐。            

王艳晴青年教师

昨天,我带着求知的心情聆听这次“教育家精神”巡回宣讲。扎根乡村教育的杨瑞清老师让我感受到朴素又深厚的大爱精神,李粉霞老师讲述如何托举高职学子奋斗为大国工匠,张龙老师开启盲童艺术之路……,六位老师用真心将自己的理想浇灌在祖国的教育事业上,这种精神深深的感染着我。其中广西壮族自治区北海市第一幼儿园园长、全国教书育人楷模、全国最美教师范徽丽,扎根边防海岛幼儿教育,深耕幼教25载,从普通幼师到名园长的故事令我印象深刻,她认为教育要“一个都不能少”,要让每个孩子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用实际行动,将教育公平的理念落实到位。作为一名青年教师,应不断自我提升, 坚持向上向善,心中要时刻怀有“大我”,时刻愿意以“小我”奔赴“大我”,做好孩子们的引路人。以教育家为榜样 ,弘扬教育家精神,站好、站稳、站定课堂,为中国教育事业添砖加瓦。

王静:鼓楼区优秀班主任、鼓楼区德育一枝花

在阳春三月的第二个早晨,我置身于校园的会议室之中,有幸聆听了一场江苏“教育家精神”巡回宣讲。那股深沉的执着与坚守,使我得以深刻体会到教育的神圣使命与责任担当。教育的力量犹如一股磅礴的浪潮,激荡着我的灵魂。教育家们身上的动人故事,宛如一颗颗璀璨的星辰,照亮了我们前行的道路。
  在这些教育家们身上,我触摸到了教育的真谛:班主任的角色不仅是知识的传播者,更是灵魂的点燃者。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启智学校书记、全国模范教师、全国最美教师申承林,以无尽的爱与智慧润物无声,将残障学生培养成为自立自强在每个平凡岗位上奉献的社会公民。作为班主任的我们,需深入了解每一位孩子及他们的家庭,用爱心书写,用责任守护着孩子们的明天。低年级的班主任日常与学生们形影不离,以自己的言行影响着他们,以春风化雨的方式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习惯。
  感悟着楷模们矢志不渝的教育信仰,我们班主任深感责任重大。我们立志以信仰之光,照亮孩子们的成长之路,为国家的繁荣昌盛培育一代又一代的英才。在这场教育的征程中,我们将怀揣信仰,勇往直前,以我们的执着与坚守,书写属于我们的教育传奇。                       

尹思琦:音乐教师

全国优秀教师代表教育家精神宣讲江苏报告会不仅让我对教育有了更深的理解,也让我对教师这一职业有了全新的认识。

作为一名音乐教师,我深知教育的重要性。教育不仅是一种传授知识的过程,更是一种引导学生成长,激发他们潜能的途径。而音乐教育,更是能在涵养学生的情感,启迪智慧,润泽心灵方面发挥独特的作用。

在报告中,我听到了一个关于盲童学音乐的故事,这个故事让我深受触动。这个盲童在音乐的陪伴下,不仅找到了生活的乐趣,更在音乐的启发下,展现出了惊人的才华。这个故事让我看到了音乐教育的力量,也让我看到了教育改变命运的可能。

这个故事让我明白,作为教师,我们的责任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是要引导学生找到生活的意义,激发他们的潜能。我们要像那位音乐教师一样,用我们的爱心和耐心,去包容每一个学生,去发现每一个学生的潜能,去帮助他们实现自己的梦想。

教育是一项艰巨而又充满挑战的工作,但同时也是一项充满乐趣和成就感的工作。我相信,只要我们用心去教,用心去爱,就一定能收获满满的幸福和满足。

在未来的教育工作中,我将以教育家精神为动力,进一步提升自己的教育理念,努力做到涵养启智润心,勤修乐教爱生。我相信,只要我们每一位教师都能这样去做,我们的教育一定能更好地服务于社会,服务于国家,实现“躬耕教坛,强国有我”的目标。

以全国楷模为榜样,弘扬教育家精神,争做新时代大先生,建宁小学的老师们正在行动!                  

QQ图片20240304114241.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