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教研】立修身养德之“道”,寻课堂教学之“法” ——第二实验小学教育集团道德与法治学科专题教研活动

发布时间:2024/12/3 14:07:53 访问量:466次作者:张庆

2024年的初冬时节,暖阳洒满了大地,伴随着这份温情,鼓楼区第二实验小学教育集团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道德与法治学科专题教研活动。活动于11月29日建宁小学承办,旨在深化“道德修养”这一核心素养的教学研究,引领师生以品德为根,修养为翼,共建精神家园。此次活动荣幸邀请到了鼓楼区教师发展中心的王俊梅老师莅临指导,由建宁小学的王月老师主持,集团各校的德法教师齐聚一堂,共同探索道德与法治教育的新篇章。

课堂教学,实践为鉴

建宁小学周静老师执教二年级《我们小点儿声一课老师巧妙融合了学校“摘星少年”特色德育评价内涵,激发学生们争当“说好话”的模范。周老师聚焦校园实际,通过一系列生活化的场景模拟,让学生们深刻体悟到音量控制的重要性及其背后的礼仪文化学生在小组活动“小小调音师”学会不同场合调整音量的方法更直观感受到“小点儿声”不仅是遵守规则的表现,还是一个人道德修养的体现,从而实现道德修为的内化与升华。

亲子之情,暖心绽放

天河实验小学林丽萍老师执教三年级《爸爸妈妈在我心中》一课。林老师将家庭情感的纽带紧紧牵动在学生心间。她以深情细腻的手法,引导学生回顾与父母间的温馨瞬间,激发了孩子们对家人深厚的爱意。通过分享故事,探讨了解父母的多种方式,学生心中的孝顺之情油然而生。特别是在“爱要真诚写出来”这一动人环节中,学生们笔尖流淌的真挚言语,让在座的每一个人无不为之动容,深切感受到了家庭价值观与亲情观念的力量所在。

理论引领,德教并重

建宁小学童雯婷老师以《德法教学借力校本德育特色 共促学生“道德修养”提升》为题,深入剖析了如何将德法教学与学校特色活动有机结合,提升学生道德品质。她认为,作为一名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师,教学实践中应注重多元化手段,融合校本德育,形成合力优化学生的学科学习体验。

以人为本,深化实践

小市中心小学赵雯老师的讲座《以人为本,提升思想道德修养——基于核心素养导向的道德与法治教学实践与探索》,则进一步拓展了德法教育的深度与广度。她分享了在道德与法治课程中如何更有效地培养学生的道德修养,构建更加科学和系统的道德修养培养模式。赵老师提出教学目标要清晰,整体把握课堂环节,有效开发教学内容,关注学生课堂实践,以及评价体系多样,有效关注整体等策略。

群英荟萃,共谋前行

活动尾声,德法教师们围绕活动所得展开了热烈讨论,分享心得,互勉互励。鼓楼区教师发展中心的王俊梅老师高屋建瓴地点评,赞扬了建宁小学德法教育的成功探索,尤其肯定了校本特色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所带来的显著成效。王老师的鼓励与肯定让老师们对未来发展信心倍增,集团校将不断完善自身发展体系和学科建设在德法教学的路上共思、共研、共成长

这次德法教研活动不仅是理论与实践的碰撞,更是一次心灵与智慧的交融。集团校的德法教师们将以此为契机,携手培育时代新人,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在道德与法治的滋养下茁壮成长,向着光明的未来勇敢迈进。IMG_040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