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风采】用笔尖播下喜爱文学的种子——善小园小记者刘润琦的作文创作之旅
在知识的海洋中,每一篇优秀的作文都是一艘扬帆远航的小船,承载着作者的思考与梦想,驶向更广阔的世界。在善小园这所充满书香的校园里,有这样一位“小记者”,他用笔尖记录生活,用文字传递心声,他就是五一班的刘润琦同学。
当刘润琦的作文在《南京日报》上发表的消息传遍校园,同学们的欢呼声此起彼伏。他们围绕着刘润琦,有的激动地称赞:“刘润琦,你太棒了!”有的兴奋地将他的手高高举起,向全班宣布:“刘润琦,我们胜利了!”更有同学拿来笔和书,请求刘润琦签名,而其他同学则投来羡慕的目光。
对于刘润琦来说,这已经不是第一次在《南京日报》上发表作文了。早在今年四月,他就已经在《扬子晚报》上初试锋芒。当时,他谦虚地认为这只是偶然。也正是这次成功激发了他对写作的热情,自此一发不可收拾。至今,刘润琦已经在《南京日报》和《扬子晚报》上发表了9篇作文。同学们听到这一数字,不禁发出惊叹,纷纷向他投去惊喜的目光。
刘润琦的写作之路并非无迹可寻。他细心认真,尤其在作文方面展现出了积极的热情。他积极向上,热爱参与各种阅读活动,以此来丰富自己的生活体验,并从中获得灵感和启迪。他也是一个勤于思考、勤于笔耕的孩子,每当灵感闪现,他总能迅速记录下来,并通过他喜欢的媒体发表出来。
刘润琦同学的获奖感言
这些作文能上报、能获奖,我心中充满了感激。感谢陈老师对我的帮助,也感谢自己的努力。认真做好一件事,那份成就感和喜悦真的很棒!这份荣誉不仅是对我努力的认可,更是激励我继续前行的动力。
回想起《‘梅’好之旅》的创作历程,每一个字、每一句话都凝聚着我的心血与汗水。初稿时,灵感如春日里突然绽放的梅花,我便迫不及待地记录下那份即时的感动,随后再细细打磨,理顺语句,调整结构,使之更加流畅自然。语言的提炼同样至关重要,我深知平实的叙述难以吸引读者的目光,于是反复推敲,用同义词替换,力求文字既精准又富有韵味。
在这个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写好一篇文章绝非易事,它不能凭空捏造,更不能是无米之炊。真正的灵感来源于生活,只有用心观察身边发生的点点滴滴,才能有的放矢,让文字充满真情实感。我的多篇作品,无论是课堂同步作文,还是暑假期间参与报社、志愿者组织等社会实践活动后的有感而发,都是基于真实体验的深刻反映。这些经历不仅丰富了我的人生阅历,更为我的写作提供了取之不尽的素材和灵感。
因此,我要感谢每一次实践的机会,感谢陈老师的鼓励和指导,更要感谢那份对写作的热爱和坚持。这次获奖,对我来说,既是一个阶段的总结,也是一个新的起点。它让我更加坚信,只要用心去做,认真对待每一件事,就一定能够收获属于自己的精彩。未来,我将继续以笔为舟,以梦为帆,遨游在文学的海洋中,不断探索,不断前行。
刘润琦的故事,就像一股清新的风,吹遍了校园的每一个角落,激励着每一位同学去追求卓越,去勇敢地展示自己的才华。在这个充满希望和梦想的校园里,我们相信,将会有更多像刘润琦这样的“小记者”涌现出来,用他们的笔触描绘出更加丰富多彩的世界。让我们一起期待,期待善小园里涌现出更多热爱文学的“种子”,期待他们用文字点亮未来,用才华书写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