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智赋能,协同共进——建宁小学学科推进与智慧教育项目交流会侧记

发布时间:2025/5/12 11:03:25 访问量:291次作者:蒋薇

为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推动数据驱动下的精准教学与技术赋能下的课堂创新,57日,建宁小学于未来教室举办学科推进与智慧教育项目交流会。六位一线教师结合实践经验,分享在学科提质、数智课堂中的实践做法,全体教师共同探讨教育教学的新路径、新方向。

一、经验共享——学科提质的深耕细作

语文:协同攻坚培养学习习惯

张云飞老师以 “课堂为主战场,协同为突破口,构建 课内夯实基础 + 课外托底提升的立体化教学体系。针对三年级学生课后监管薄弱、字词掌握零散的问题,她将作业攻坚融入课堂,通过 圈画题干关键词”“做题思路留痕等可视化方法,手把手培养审题习惯,让思维过程清晰可溯。课后联合班主任王艳晴老师,借助 “每日阅读打卡小程序,构建家校协同网络,提高课外阅读参与率,为语文教学提供了可复制的 “协同攻坚范式。

数学:预判互助提高课堂效能

王春梅老师聚焦高效课堂与学困生转化,创新 “预判式教学 + 同伴互助双轮驱动模式。自己坚持课前预做一教一辅,精准圈画易错题并提前讲解,为作业排雷降低难度;课中推行阶梯式学习法,通过分层提问、定向引导,帮助学生突破知识盲区;课后启用 动态小老师机制,午间由率先完成作业的学生担任 小老师,形成 以优带困、共同进步的良性循环。以上策略使作业完成率、课堂参与度显著增强。

英语:严慈相济激活学习动力

杨珂老师在六年级英语教学中践行 “严慈相济理念,从细节处筑牢学习根基。她严格规范字母书写,通过优秀作业展评强化书写习惯;针对个别学生开口难问题,采取降低背诵难度+一对一指导策略,允许分阶段完成任务并逐句纠音,帮助学生克服畏难情绪;设置 “学习之星”“进步之星等多元评价,激活内在学习动力,为学科质量推进提供了情感与方法的双重支撑。

三位教师的实践,分别从协同育人、精准教学、习惯培养三个维度,展现了学科提质的深耕路径——语文以 协同破壁垒,数学以 预判提效能,英语以严慈激内驱,共同诠释了把细节做扎实、把方法落到位的育人智慧。

二、技术融合——数智课堂的多维探索

新学期以来,建宁小学云梯数智课堂团队积极推进智慧教育项目,探索智慧教育支持下的善小学堂新样式。四个月以来,团队共开展了27次研训,上了17节教研课,形成14份录播课及课堂分析报告。

金陵微校+AI双轨赋能语文课堂

王静老师在分享《中国美食》一课中,构建金陵微校筑基+AI技术拓维的双轨模式。课前利用金陵微校诊断引擎检测易错字音,通过思维工坊让学生圈画食材的多样烹饪方法,实时反馈学习效果;课中借助AI数字人技术,以哪吒形象导入单元内容,赋予学生具象的互动体验。这种技术工具服务学科目标的实践,为低年级语文课堂注入了趣味与文化厚度。

Deepseek助力数学趣味学习

谢祥丽老师将信息技术与数学融合,通过Deepseek编程工具开发24点扑克牌游戏”“舒尔特方格专注力训练等互动小程序。从第一次在小红书学习编程,前后修改十几次,到模仿公开课制作图形面积比较工具,再到设计舒尔特方格训练游戏,三次教学实践迭代、AI工具升级。这些工具把数学思维训练变成了闯关游戏,让抽象的计算在互动中学会,为学科工具创新提供了实用经验。

金陵微校构建自主学习新生态

王艳晴老师以开展在线学习一课为例,展示金陵微校平台在信息科技教学中的多元应用。通过探究墙”“在线抢答”“小组PK”等多种功能;借助微课学习支架拆解软件操作步骤,帮助学生自主完成作品制作。她通过平台功能串联预习互动实践评价全流程,为自主学习提供了示范。

三位老师的实践,分别从不同学科展示了技术如何融入课堂:语文借技术让知识更生动,数学用技术让练习更有趣,信息科技靠平台让学习更自主,共同说明技术能有效提升课堂效果,重构学习体验。

三、学科推进与智慧教育项目工作复盘

蒋薇副主任在工作小结中,围绕教学质量与智慧教育两大方面,对前半学期教学工作进行深度剖析。在学科推进方面,从数据视角复盘学科近况,指出各学科亮点与挑战,为后续改进教学明确了方向。谈及智慧教育,她指出当前课堂的共性问题并给出针对性解决策略,并着重强调金陵微校平台在建设善小数智课堂中的关键作用——从课前云端备课、课中动态互动到课后循证教研,构建起技术赋能教学的完整闭环。

  教学校长顾勇副校长在活动点评中高度肯定教师们的实践智慧,称赞中青年教师在新潮技术面前的主动探索。他对未来工作提出三点希望:一是在减轻学生负担、提高教学质量上找到巧办法;二是把技术和学科结合得更紧密,从能用技术提升到 用好、用活技术;三是始终牢记教育的初心,在数据和技术发展的过程中,始终以学生的全面成长为根本。

此次交流会,既是一次经验的分享,更是一次教育初心的凝聚。建宁小学全体教师将以此次交流会为起点,继续在学科教学推进中深耕细作,在智慧教学中勇探新路,让每个孩子都能在数智赋能的课堂中遇见更好的自己。组合.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