恰逢其“拾” 少年有志—— 建宁小学2022级十岁成长礼

发布时间:2025/5/28 17:44:50 访问量:194次作者:王艳晴

        千年科举文脉处,十岁少年展风华。2025 年 5 月 23 日下午,中国科举博物馆内古乐悠扬,建宁小学三年级百名学子身着汉服,在师长与父母陪伴下开启 “恰逢其‘拾’少年有志” 十岁成长礼。这场仪式感满满的成长礼融合传统礼仪与现代教育理念,镌刻属于孩子们的“金色十年”,一起去看看这些值得珍藏的瞬间吧!

汉礼明志 传承文化薪火

下午1时30分,悠扬礼乐缓缓响起,成长礼正式拉开序幕。学子们在活动伊始,沉浸式了解汉服文化、学习传统汉礼。作为古代中国教育子女的重要礼仪,成长礼承载着“告别童年,感恩立志,走进少年,发奋努力”的深刻寓意。建宁小学王劼副书记亲切致辞,希望同学们学会珍惜时间、身边人及自己,做到“眼里有星辰大海,自信迈向未来”。

古礼新行 启智立志

仪式现场,老师们精心准备清水,为同学们行沃盥之礼。水流轻拂双手,洗去尘埃,也寓意着洗去内心的浮躁,以纯净专注的心态迎接成长新阶段。随后,老师们手执芹菜,蘸水轻轻点撒在学生头部。翠绿的芹菜水,寄托着对学子们头脑清醒、勤奋向学的美好期许。

最振奋人心的当属《少年中国说》集体诵读环节。“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强则国强……”百名学子声音洪亮,铿锵有力的誓言在博物馆内久久回荡,展现出蓬勃朝气与远大志向。紧接着的击鼓鸣志环节,学子们奋力击鼓,一声声激昂的鼓声,是他们对未来的美好憧憬与坚定志向的有力表达。

感恩成长 温情涌动

在谢师恩环节,学生们恭敬地向老师行传统揖礼,并献上鲜花。老师们满含欣慰地说道:“看着你们从懵懂孩童成长为知书达理的少年,每一次进步都让我们倍感骄傲。愿你们怀揣梦想,稳步前行,健康快乐成长,成为有担当、有爱心的新时代少年!”

而谢亲恩环节更是温情满满,催人泪下。家长们精心制作孩子成长的视频,记录孩子们成长的每分每秒,每一个瞬间都弥足珍贵。爸爸妈妈用一笔一划一字一句间,饱含着父母的牵挂与期盼。读完家书,孩子们红着眼眶与家人紧紧相拥,将心中的爱意化作温暖的拥抱。

家长代表发言环节,三1班马梓煜爸爸以“忆·萌芽”为主题,分享了孩子成长路上的点点滴滴:第一次蹒跚学步、第一次开口叫爸爸妈妈、第一次背着书包踏入校园……每一个“第一次”都凝聚着孩子的努力,也承载着父母无尽的爱。三2班杨童雅妈妈从“鉴·绽放”出发,欣喜地讲述孩子们如同春日绽放的花朵,在阳光雨露的滋养下,尽情展现着活力与风采。三3班邵文琪妈妈则以“期·蔚然”为引,希望孩子们永葆好奇心,不断探索世界,用知识丰富自己的内涵,拓宽人生视野。

落笔书 “孝” 共赴成长

活动接近尾声,学子们拿起毛笔,一笔一划郑重写下“孝”字。这一横一竖间,不仅是对孝亲敬长传统美德的铭记,更是对成长责任的担当。在甜蜜的蛋糕分享环节后,全体师生与家长一同合影留念,用镜头定格这意义非凡的美好时刻。

这场别开生面的成长礼,将传统礼仪的深厚底蕴与现代教育的创新理念完美融合,让孩子们在仪式中懂得感恩与责任,在心中播撒下文化自信的种子。恰逢十岁美好年华,少年立志正当时!相信建宁小学的“善小”娃们定会以今日之誓为起点,在成长道路上披荆斩棘,勇往直前,书写属于自己的精彩篇章!

学生感想

1 许盛阳

在这场成长礼中,我们学习了诸多传统礼仪。先说说仪式中的礼仪环节。同学礼,我们将双手置于脸前,微微弯腰鞠躬,幅度虽小,却饱含着对同学朋友的尊重;父母礼时,手放于眉毛处,弯腰鞠躬的角度更大一些,以此表达对父母深深的敬意;而老师礼,双手高举过头顶再鞠躬,尽显对老师的尊崇。正衣冠,简单却重要,提醒我们时刻注重仪表。再说芹菜点额,芹菜在古代颇具意义,老师用它轻点小朋友的额头,饱含着对我们聪慧成长的期许;我们还一起诵读了《少年中国说》,那激昂的文字,传递着对少年担当的呼唤 ;此外,还有书写“孝”字,教导我们铭记孝道。这次成长礼,让我深深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也激励我在成长路上传承美德,做一个有担当、懂礼仪的少年。

 

1 徐是楠

十岁成长礼,就像一场奇妙的旅程,带给我满满的快乐与成长的喜悦。

在成长礼上,我学会了正衣冠,明白了仪表整洁的重要性。老师用芹菜为同学们点额,那轻轻的一点,仿佛赋予了我们智慧。大家一起大声诵读《少年中国说》,激昂的声音里满是对未来的憧憬;我们还认真书写“孝”字,懂得了感恩与责任 。

不过,要说我最喜欢的环节,那非吃蛋糕莫属啦!甜甜的蛋糕,就像成长中的甜蜜滋味。我特别感谢爸爸妈妈一直陪伴我长大,也感恩老师平日里对我的关心与教导。

成长礼是一个意义非凡的仪式,它饱含着大家对我们的祝福。在这场仪式里,我收获了开心和快乐,更学到了好多知识,它会成为我成长路上珍贵的回忆。

2 杨潼雅

在南京科举博物馆参加“恰逢其拾,少年有志”成长礼,是一次难忘且意义非凡的经历。博物馆的古朴氛围与成长礼的主题完美融合,让我对成长、感恩与立志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成长礼上,谢亲恩环节,家长们的发言让我深受触动。他们用真挚的话语回顾了我们成长的点点滴滴,那些曾经被我们忽略的关爱与付出,如今听来满是温暖与感动。那一刻,我意识到,成长不仅仅是自己的事,更是与家人共同经历的旅程。父母的陪伴是我们最坚实的后盾,他们的爱是我们前行的动力。

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用毛笔书写“孝”字的环节。毛笔在宣纸上缓缓落下,一笔一划间,我仿佛感受到了汉字背后承载的深厚文化与责任。这个“孝”字,不仅是对父母的感恩,更是对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传承。它让我明白,成长的道路上,我们要学会感恩,用行动回报父母的养育之恩。

而家长给孩子们写的信,更是让我热泪盈眶。那些信件里藏着爸爸妈妈的期望、鼓励与不舍,每一个字都饱含深情。我读懂了他们的用心良苦,也更加坚定了自己的决心。在未来的日子里,我会带着这份爱与责任,努力成为更好的自己。

“恰逢其拾,少年有志”,这次成长礼让我明白,成长是一场感恩与立志的旅程。我会铭记这一刻。

2 张子楠

当我踏入科举博物馆,准备迎接十岁成长礼时,古老厚重的文化气息扑面而来,瞬间将我卷入历史的长河。

这里的一砖一瓦、一景一物,都诉说着往昔学子们的拼搏与梦想。我身着传统汉服,正衣冠,仿佛与古代士人完成了一次跨越时空的对话。那一刻,我不再是懵懂孩童,而是即将踏上新征程的少年。

成长礼上,朗诵国学经典时,朗朗书声在馆内回荡,我真切感受到传统文化的强大生命力;击鼓明志环节,每一次击鼓都似在叩响未来之门,让我立下远大志向;写毛笔字“孝”时,手中的笔承载着对父母深深的感恩。

看着身旁的父母和老师,我内心满是感激。父母的陪伴、老师的教导,是我成长路上最珍贵的财富。我明白,十岁意味着告别幼稚,要学会担当、懂得感恩。

这次在科举博物馆举办的成长礼,是我成长道路上一座闪亮的里程碑。它让我汲取了传统文化的力量,也赋予我勇气与责任。未来,我将带着这份独特的记忆与力量,勇敢追梦,书写属于自己的精彩篇章

3 李诗琪

5 月 23 日下午,细雨淅淅沥沥。我们全体三年级同学一同乘坐地铁,前往夫子庙科技博物馆,参加十岁成长礼。

踏入活动场地,大屏幕上开始播放我们从一年级到三年级的照片。看着那些记录成长的画面,往事如潮水般涌上心头。一张张照片里,是我们稚嫩的笑脸,点点滴滴满是回忆。随后,我们换上汉服,传统服饰为仪式增添了几分庄重。

十岁成长礼正式开始。第一个环节是学礼仪,包括同学礼、教师礼和长辈礼 。行同学礼时,手放在胸前,呈椭圆形,低头并轻轻颔首,尽显谦虚友好;行教师礼时,双手做出拥抱姿势,再缓缓上举,弯腰鞠躬,以此表达对老师的感恩;行长辈礼时,手放在额头上,深深鞠躬,传达对长辈的敬重。

接着,第二个环节,老师拿起沾了水的叶子,轻轻点在我们的额头上。那清凉的水珠,仿佛是成长的甘露,滋润着我们的心灵。

我最喜欢的环节当属写毛笔字。主持人让我们写 “孝” 这个字。“孝” 字上面的 “土” 代表家,下面的 “子” 代表子女 。从这个字中,我明白了要孝敬长辈、懂得感恩。

最后一个环节是吃蛋糕。我迫不及待地咬了一口蛋糕,甜甜的滋味在口中散开,令人回味无穷

这场十岁成长礼,将成为我成长道路上珍贵的回忆。

3 吕熙涵

今天虽然下着雨,但是我们每个人的心情都特别激动,因为今天是我们十岁成长礼的举办日。地点选在了古色古香的夫子庙科举博物馆,这里的一砖一瓦,仿佛都在诉说岁月的故事,这一天对我来说是特别有纪念意义的一天,它将永远铭记在我的记忆深处。

当我踏入布置得庄重而温馨的场地,看到那气球鲜花,大屏幕上展示着同学们小时候和现在的照片,心中涌起一股别样的温暖。博物馆还特意为我们准备了汉服,当我穿上它时我感受到民族文化的独特之处,为自己的民族身份感到骄傲。老师神情庄重地站在前面,随着老师的口令,我们大声宣誓“少年强,则国强……”那声音在博物馆里回荡,我的心里充满了力量。而整个成长礼中,最令我难以忘怀的是妈妈递来信笺的那一刻,她的眼神里充满了温柔与期许。我轻轻展开信纸,那熟悉的字迹映入眼帘,一行行、一句句,似潺潺溪流,流淌着无尽的关怀与殷切的期望。那些饱含深情的话语,如同一束束温暖的光,照亮了我成长的道路,也让我愈发懂得亲情的珍贵。

最后,我们还参观了科举博物馆,了解了古代学子们刻苦学习、参加科举考试的艰辛历程。我想,我也要像他们一样努力学习,做一个有担当、有理想、懂得感恩的新时代少年。

 未命名.jpg